爱耳护耳小课堂(下篇)| 游泳耳的预防与应对 发布日期:2025-08-29 09:43:01 浏览次数:

爱耳护耳小课堂(下篇)| 游泳耳的预防与应对


上篇我们聊了耳垢的问题和正确清洁耳朵的方法,今天接着深入探讨耳部护理的更多内容。


游泳、洗澡后耳朵进水是常事。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:游泳后耳朵里灌了水,感觉闷闷的,甚至还有点疼。其实,这不仅仅是小麻烦,如果不及时处理,还可能引发“游泳耳”,影响听力,快来了解一下相关护耳知识!

什么是游泳耳?

“游泳耳”,学名外耳道炎,是指外耳道(从耳道口到鼓膜的区域)感染发炎。


其成因不仅是游泳,当水分被困在温暖潮湿的耳道中,就为细菌滋生创造了温床,得以侵入耳道皮肤。


游泳耳的成因

显然,游泳耳通常是由游泳后残留在耳道中的水分或碎屑引起的。但是淋浴、泡温泉等与水接触的环境,也会导致游泳耳的出现。此外,以下因素也会导致游泳耳:

  • 暴露于细菌环境中:例如在水质不佳的浴缸或温泉中。

  • 过度使用棉签或其他工具清洁耳道:这些工具可能会损伤耳道皮肤,为细菌入侵打开通道。

  • 耳道中有伤口或皮肤病:如湿疹、皮脂溢等皮肤问题,容易让细菌趁虚而入。

  • 接触化学物质:例如染发剂或发胶中的化学成分,也可能对耳道造成刺激。


出现这些症状,可能是游泳耳来了!

游泳耳初期症状不算明显,容易被忽略:耳道痒痒的总想挠,拉扯外耳时会疼,耳道可能红肿,感觉耳朵堵堵的,还可能有透明无味的分泌物。


如果没及时处理,症状会加重:如发烧、剧烈疼痛蔓延至颈部、面部或头部,耳朵周围的皮肤红肿,甚至有异味分泌物排出。


出现以上症状别硬扛,及时就医是关键。医生通常会对你进行耳镜检查,确认没有穿孔,对感染区域进行清洁,以缓解疼痛和不适。之后医生会开具抗生素耳滴等处方药。


康复过程中,保持耳朵干燥至关重要,避免再次感染。


助听器用户的特别提醒

如果您是助听器用户,更需注意耳部健康清洁。助听器会改变耳道环境,可能增加潮湿和感染的风险。游泳或洗澡时务必取下助听器,并确保耳道彻底干燥后再佩戴。日常也需按照听力专家的指导,做好助听器的清洁保养。


耳朵需要我们的细心呵护。收藏小课堂文章,掌握科学方法,避开护理误区,才是长久守护听力健康的关键。斯达克始终与您同行,为清晰聆听保驾护航。



阅读 635